我國土壤全鉀含量在0.5~25.05克/千克,大體呈南低北高、東低西高的趨勢。土壤中的鉀主要有四種類型:一是礦物態鉀,主要存在于各種土壤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中,這部分鉀約占全鉀量的90%~98%,這些鉀需要經過極為緩慢的風化過程才能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鉀。二是非代換態鉀,它們被固定在層狀鋁硅酸鹽礦物層間和易風化的含鉀礦物晶格內,這部分鉀約占土壤全鉀的1%~10%,是土壤持續種植作物條件下鉀的主要來源,三是交換性鉀,即吸附在土壤膠體上的鉀,是當季作物能夠吸收利用的主要鉀素形態。四是水溶性鉀,存在于土壤溶液中,濃度在0.2~10摩爾/升,只占植物生長利用所需量的很小一部分。 土壤是否需要施鉀要根據土壤鉀素供應情況及作物的需求情況判斷。許多土壤嚴重缺鉀,例如南方的強淋溶土壤如紅壤和磚紅壤,其中的有效鉀大部分被淋溶,礦物鉀短期內無法補充。由于土壤鉀素主要存在于黏粒中,因此沙質土壤含鉀量低于黏重土壤。所以,缺鉀土壤、沙質土壤以及作物需鉀量大(喜鉀作物如甘薯、馬鈴薯、煙草等)、作物吸鉀能力差及秸桿不還田的土壤都應該重視鉀肥的施用。另外,在一些高產土壤上,由于土壤中鉀的釋放需要一定時間過程,為保證土壤有效態鉀持續供給及作物高產,在作物生長過程中需要施用鉀肥。 |